金門飲酒文化-雞頭魚尾
食物是人們每天必然接觸的日常,自然也就隨著時間,融入越來越多當地的文化細節。僑鄉歷史在金門的食物中,留下了許多痕跡,還有獨特的傳說故事……
有到過金門,並與金門人用餐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金門有個特殊的筵席文化。在上菜時,若為雞或是魚時,端菜的人,會把雞頭、魚尾對向該桌地位最高的人,表示對賓客或長輩的敬重,客人就要先喝酒,並將盤內的雞頭或魚尾夾斷放入盤中,甚至可以將這個機會轉讓給其他人,輪流把酒言歡。所以如果被雞頭魚尾對到的話,別以為是老闆叫你走路喔!
因為「雞無首,不能行;魚無尾,不能游;無主客,不能成席」,所以被對到的客人要先乾為敬, 再將雞頭、魚尾折斷,接下來其他客人才可以開始享用這道菜。
所以其實這個雞頭魚尾,重點不在雞頭或魚尾,而是在「行酒令」,這個酒令規則大概是醬:
當雞頭、魚尾上桌就定位,被對到的主客就要喝下一杯高粱酒,然後指定下一個人,下一個人就得兩杯才能過關,然後再指定下一個人….所以越晚喝到的人,要喝的杯數就會越多,直到最後又轉回主客來收尾,一圈下來,可以乾掉N瓶高粱。
再講回關於「雞頭魚尾」的傳說,早期金門謀生不易,物質貧乏,不少先民都會過海到南洋謀生,一去就是好幾年,然後會有大約六成的人客死異鄉,三成的人留在當地,只有一成的人最後返回金門,因此也衍生出「六亡、三在、一回頭」的俗諺。那麼這些先民在當地謀生多少會與當地的女子發生一夜以上的感情,但每當他們想要回金門探親時,傳說這些南洋女子會在這些他們身上下蠱,通常會準備一條魚,讓魚尾巴對著當事人,藉以表示其為家裡的重要支柱,不論身在何方一定要把持住既定的方向,將來回到自己的故鄉。
但有另一說是某先民女兒不忍爸爸被下蠱,所以偷偷告知說從雞頭魚尾吃起可破蠱。
總之不管是怎樣,當您來到金門,就是要先把雞頭、魚尾夾斷,然後才可以吃就對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