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有一些事情雖然做了也知道可能會失敗,但寧願失敗也不希望是沒有結果、後悔的人生。

一堅持就是一輩子

2020年6月5日
全國廣播《空中荃運會》節目邀請身為擊劍選手與教練,同時也是擊劍俱樂部「奧林擊劍」的創辦人歐豐銘教練,來和大家介紹何謂擊劍運動,分享他自己接觸學習擊劍運動的故事、對他來說擊劍運動吸引人的地方,以及他在選手、教練以及經營俱樂部的三種角色關係中的調適之道。

「我非常享受在擊劍時專注的感覺,甚至能達到聽不到旁邊人講話、只感受到自己的心跳與對手動作的境界。」歐豐銘笑著說,喜歡擊劍的心情難以言喻。

擊劍廣義來說,指所有手持利劍進行戳刺的技術,或者是14到16世紀的中世紀西洋長劍術,不過現在人們所稱的擊劍多半是指19世紀以後興起、以單手持護手刺劍為主的三種格鬥運動。一般認為,擊劍是發源自15世紀的西班牙,並隨著戰爭與征服傳播到各處,例如義大利南部。在18世紀的義大利,現代擊劍運動的規則與機制大致確立,並和法國的擊劍運動相互影響,之後又在英國發揚光大,正式脫離軍事訓練、成為當時上層階級流行的競技運動項目。

擊劍選手歐豐銘,在世界的排名大約135名左右,曾經拿過全國運動會「鈍劍」項目五次金牌,2016里約奧運在亞洲區的外卡資格賽得到第二名,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也是鈍劍個人項目第六名,是目前臺灣最好的成績。除了身為選手,歐豐銘現在也擔任指導教練,帶出的選手曾經在青年奧運擊劍項目獲得混合銀牌。

歐豐銘主要的專業是「鈍劍」,他笑說,自己對擊劍運動充滿熱情,除了作為選手出賽,也擔任教練、創建「奧林擊劍俱樂部」來培養選手。創建俱樂部除了運動技巧的傳承,也是希望能夠讓不論身分,只要是對擊劍運動感興趣的人,都能夠有一個地方來參與,不過歐豐銘也坦承奧林擊劍這個社群比起同樂社交性質,更注重往專業選手的發展和單一擊劍項目的訓練,他的目標是培養出能夠參加奧運的擊劍運動員。

「透過擊劍,我更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也喜歡去挑戰自己跟解決問題。」歐豐銘表示,透過擊劍運動,可以對自己更加認識。

從12歲就已經開始接觸擊劍,歐豐銘表示,其實這不算早,他自己現在教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是從6歲左右、大約小學一年級就已經開始訓練了,不過他也說如果是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來學,上課著重更多的是培養興趣。踏入擊劍領域之後,歐豐銘從15歲當選青少年國手,之後就一直擔任國手直到現在。比起很多運動的選手精華年紀是20歲出頭,歐豐銘說,擊劍選手的精華年紀卻是可能在30歲左右,因為這樣才能保持強健的體能、鍛鍊出一定的技術,並具有相對應的經驗累積。

「對抗性運動的心理素質跟抗壓性要夠強,才能夠在場上與人對峙的時候保持沉穩的步調。」長年的擊劍經驗,讓歐豐銘也學會了處變不驚的人生態度。

一路走來從選手再到創立俱樂部,問到人生經歷過最大的挫折是什麼?歐豐銘笑說,處處都是困難,雖然自己還是選手,但從大學畢業之後大概有10年的期間都是沒有教練在身旁指導的,自己要包辦訓練、賽事規劃、俱樂部的經營,而且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來摸索。即便國內並不是都沒有資源,但他認為相當有限,也不覺得自己在資源的分配上佔有太大的優勢。

創辦擊劍俱樂部某些方面來說,也是歐豐銘為了彌補自己這段時間孤軍奮戰的遺憾與茫然探路的艱困,把這段過程傳承下去。他坦承,現在回首這10年,雖然花了很多時間資源甚至也犧牲了很多重要的事物,到了現在成績上也還沒有出現很重大的突破,但這一路走來獲得、學會的都是珍貴的回憶和經驗,「人生有一些事情雖然做了也知道可能會失敗,但寧願失敗也不希望是沒有結果、後悔的人生。」

「有時候勇敢來自你不知道太多,如果知道得太清楚反而就不敢去做了。」歐豐銘笑說,但他的眼角閃爍著長年艱辛的酸楚。

歐豐銘從事擊劍運動多年,不斷的訓練、比賽,長期的疲勞累積讓手部出現運動傷害,在近幾年尤其嚴重,他坦承之前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甚至直言除非接下來都不握劍,不然受到的傷害可能永遠不會好。雖然後來也有持續積極治療,但那段時間不只是賽事成績,連自己的內心情緒也都比較低潮。既然有傷,為什麼不乾脆擔任教練就好呢?歐豐銘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但答案其實他自己也知道:因為他實在是太喜歡擊劍這項運動了。

𠎰里約奧運資格賽亞洲去外卡第二名,對教練來說是相當激勵的,那段時間因為長時間的枯燥訓練搭配上成績沒有特別的突出,讓教練感到煩躁與自我懷疑,但這次比賽讓教練知道長時間的努力是會有累積的效果,也認知到自己與奧運的距離其實並沒有太遠,「目標是讓自己取得進展,這樣就算沒有成功,還是能夠不斷地將自己往前推進。」

從選手到教練,身分的轉換又對歐豐銘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歐豐銘表示,選手跟教練面對擊劍運動的差異很大,選手時期只要專注在自己跟對手的表現,但當成為教練之後,就變成要照顧你所帶領的選手們、對手與教練的團隊狀況、甚至裁判以及整場比賽的現場氛圍,需要關注的層次級別完全不同。

身為教練,在與選手的互動方面,歐豐銘認為,訓練之餘的時間,教練也要多花一點時間陪伴選手們,雙方的「溝通」是很重要的。有一點年齡差距的情況下,教練可能會覺得年輕選手太過不成熟,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年輕過,經歷的事情有限,本來就會對很多事情難以想像,比起堅守自己的立場、與選手對立,教練更應該是要站在選手的角度來為他們著想。

「我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但是我很想看看自己能夠走到哪裡。」對歐豐銘來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擊劍比賽,必須持續地專注、不斷地克服、面對無止盡的挑戰。

(記者 曾荃鈺 臺中採訪報導)
更多精彩的內容,請鎖定本周日6/7 下午13:00 全國廣播FM106.1《空中荃運會》節目。

 

 

[轉載]【人物】折翼後的精準打擊 致力推廣輪椅擊劍的林敬洋博士

[轉載]【人物】【專訪】擊劍金牌女將—楊謹蔓

[轉載]【人物】優秀運動員也是出色學者 陳尹華老師期待啟發更多學生

【人物】兩屆奧運擊劍冠軍的總統

【人物】首位擊劍奧運女將—徐若庭

【人物】李小龍與擊劍

【人物】從球員到劍客「擊劍彼得潘」陳致傑

【人物】日本見延和靖,排球少年意外成了擊劍國手

arrow
arrow

    Fencing 5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