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帕運

 

帕運,為什麼稱作帕運?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簡稱帕運或帕奧)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舉辦的國際型綜合體育賽事,它是由希臘語介詞的Para(旁邊或並行的意思),加上Olympic的lympic組成,意旨和奧運平行並存的運動會。它的緣起要從一位英籍猶太裔醫師,路德維希.古特曼(Sir Ludwig Guttmann)的故事開始說起。古特曼是一位神經科醫師,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受託在英國建立國家脊髓損傷中心—斯托克.曼德維爾醫院(Stoke Mandeville Hospital)擔任主任,治療因為戰爭導致脊髓受傷的軍人,並協助他們重回社會。

 

圖一:Ludwig Guttmann及其在斯托克.曼德維爾醫院教導學生的影像 (圖片來源:左邊- National Paralympic Heritage Trust官網,右邊-Spinal Cord期刊第50卷) 圖一:Ludwig Guttmann及其在斯托克.曼德維爾醫院教導學生的影像 (圖片來源:左邊- National Paralympic Heritage Trust官網,右邊-Spinal Cord期刊第50卷)

  

對古特曼醫師來說,「運動」是這些脊髓損傷病人在康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開始透過輔助性運動,協助病人進行復健訓練,除了發現他們在肌力、肌耐力以及協調性都有明顯進步,更看到他們在運動過程中,重新獲得成就感的自信與光采,於是深信那是他從事醫療工作以來最棒的想法。因為這個契機,古特曼醫師開創了治療復健,甚至是運動賽事史上很重要的里程碑。他在1948年的7月29日,也是倫敦奧運會開幕日的當天,在醫院的運動場舉辦了首次的「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16位參與者中包含14位脊髓損傷的軍人以及2位婦女,除了斯托克.曼德維爾醫院的患者,還有一間同樣是治療戰間受傷軍人的醫院(The Royal Star and Garter Home)加入,分為2個隊伍進行射箭比賽。4年後的1952年,荷蘭的退伍軍人也加入這場運動會,共有130餘位身心障礙者參與,開始了國際型的運動競賽,也就是最初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1960年,在羅馬舉辦的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被視為第一屆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它與同年在羅馬舉辦的奧運共享同樣的場地設施,當年已有來自23個國家共400多位運動員參與。1976年,冬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也在瑞典正式舉辦。夏季帕運及冬季帕運分別在1988年及1992年開始與奧林匹克運動會同步,在同一個主辦城市舉行,且時間為奧運閉幕後的一個月內舉行。到了2016年,在巴西里約舉辦的帕運,已經有多達176個國家,共4500多名運動員參與了!

arrow
arrow

    Fencing 5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